中美科学界不少人最近都留意到一则消息,在美国知名高校任教的华裔女科学家吴瑛,7月令人遗憾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 噩耗传开后,吴瑛生前的同事、朋友,包括中国高校与她并不相识的学者都颇为震惊。除了吴瑛在科学界有不错的口碑,这件事在学界引发高度关注,也因为她生前的一些遭遇,再次点燃了很多人的愤怒。 吴瑛是神经科学家,生前在美国西北大学任教,主要从事RNA剪接和RNA结合蛋白调节的研究,与失智症、渐冻症相关。吴瑛1963年出生在安徽合肥,1986年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,获得斯坦福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学位。她之后到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,并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任教,2005年进入西北大学。 中美关系从特朗普时代开始急转直下,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和敌意日益上升。为应对来自中国的安全威胁,美国司法部在2018年启动“中国行动计划”(China Initiative),打击被怀疑从事中国经济间谍和研究窃取的人员。吴瑛离世后的好些讨论,就围绕着这项计划在科学圈子,尤其是华裔科学家群体中引发的寒颤效应。 这项计划对美国的大学教授展开调查,审视他们与外国的关系。据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的不完全统计,截至2021年,“中国行动计划”共起诉了148人,88%的被告是华裔或者中国公民, 其中受广泛关注的案子有几桩。 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系教授利伯(Charles Lieber)被指隐瞒参与中国政府的“千人计划”,在2020年被捕。麻省理工学院华裔教授、机械工程和纳米技术专家陈刚也被指在寻求联邦拨款时,隐瞒与中国的关系,但美国司法部后来撤销对他的控状。 “中国行动计划”运作的那几年,学术界人士、民权组织批评,这类调查给学术界带来恐慌,助长对亚裔的偏见,损害美国对全球顶尖人才的吸引力。有数据显示,单是在2021年就有1490名华人学者离开美国,投奔中国的高校。 这项计划2022年在反对声浪中落幕,但“猎巫”式的肃杀气氛没有那么快褪去。《南华早报》上周在报道中披露,过去这些年为吴瑛在西北大学提供研究经费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(NIH)几乎与“中国行动计划”同期启动一个类似项目,并在过去六年调查了超过250名绝大多数是亚裔的科学家。 延伸阅读 “特朗普2.0”时代或升级对华贸易战 分析:中美经贸将大幅脱钩 中美学者科研合作正走向脱钩 报道指,这些调查最终只达成两项起诉和三项定罪,但112名科学家因此失业,吴瑛也是被调查的对象。吴瑛在学术界的同僚认为,这些调查毁灭了她的职业生涯。 吴瑛离世后,还有很多谜团未解开。有传闻称,NIH的长期调查导致她的实验室被关闭、科研权被剥夺,这是否属实?吴瑛在2009年参与了中国的“千人计划”,她是否因此遭到调查?调查的压力是不是导致她结束生命的直接原因? 无论如何,这场悲剧再次让人审视中美政治环境给学术领域蒙上的阴影。即便是两国关系眼下止跌,但双方基于安全考量的防备心仍然很重、很牢固。有中国学者私下透露,今年几次到美国公干,入境时被关“小黑屋”已成为常态,甚至会被扣留盘查数小时。 中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在减少。在中国的美国留学生本就不多,疫情之后进一步减少。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去年底在一场演讲中说,六七年前在中国有1万5000名美国学生,2022年下降到350名,虽然去年回升至700人,但“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”。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是如此。2022至2023学年,在美国求学的中国学生有大约29万名,比2019年的37万人减少逾两成。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不久前称,基于安全考量,美国大学正限制中国学生接触敏感科技。他甚至主张,到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应该修读人文学科,而不是科学。看起来,未来几年中国赴美的留学生进一步减少,一点也不让人意外。 与科技、贸易、军事等领域相比,学术合作交流是相对比较不政治化的,本应是双方关系破冰的突破口,但现实的情况显示,破冰远比想象中困难。中美各自有顶尖的科学人才,也几乎没有一个全球性的课题不需要中美合作,这种合作因为政治因素而被切断,无辜的科学家遭到猜忌、质疑,因而被迫或主动放弃需要合作的研究,这无疑是科学的退步。 中美之间也有增进理解的需要,以教育为代表的民间交流,尤其是年轻一代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、文化,到对方国家生活,以相互了解彼此的看法、立场,形成换位思考的能力,从而拉近思维上的距离都是必不可少的。几年前美国知华派学者代表傅高义去世时,不少人都在问一个问题,中美还会不会有能够深刻、客观看待彼此的学者?眼下的局面让人很不乐观,中美在学术科研上的交流只要不加速脱钩,就已是谢天谢地了。 |